“研创计划”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学术论坛:“现当代俄国文学与文化”学术论坛(项目编号:2021-XL-08),于2021年6月19日以腾讯会议形式成功举行。此次线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主办,“现当代俄国文学与文化”学术论坛项目组承办。
 现就论文获奖结果公布如下:
 
  
   
    
     序号 | 
     奖项 | 
     姓名 | 
     单位 | 
     题目 | 
     获奖编号 | 
    
    
     1 | 
     一等奖 | 
     王可欣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 
     在“凝视”中成长:从“小不点儿”到生活主角 | 
     2021-XL-08-001 | 
    
    
     2 | 
     胡 颖 | 
     北京大学 | 
     反启蒙的“启蒙”——论果戈理的“启蒙”思想 | 
     2021-XL-08-002 | 
    
    
     3 | 
     二等奖 | 
     艾 萌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 
     戏剧艺术的经典与发展——从契诃夫到柳·彼得鲁舍夫斯卡娅的现实主义书写 | 
     2021-XL-08-003 | 
    
    
     4 | 
     吴振宇 | 
     苏州大学 | 
     陀思妥耶夫斯基文本和思想中的波兰形象 | 
     2021-XL-08-004 | 
    
    
     5 | 
     袁 浩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 
     布宁小说中的东方书写 | 
     2021-XL-08-005 | 
    
    
     6 | 
     张政硕 | 
     首都师范大学 | 
     古米廖夫的非洲主题及其阿克梅主义的联系 | 
     2021-XL-08-006 | 
    
    
     7 | 
     常景玉 | 
     首都师范大学 | 
     苏联《文学报》的转型研究 | 
     2021-XL-08-007 | 
    
    
     8 | 
     三等奖 | 
     杨 朵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亚·别利亚耶夫《陶威尔教授的头颅》中的科技伦理问题 | 
     2021-XL-08-008 | 
    
    
     9 | 
     王政坤 | 
     四川外国语大学 | 
     简论《野猫精》中的新型知识分子形象 | 
     2021-XL-08-009 | 
    
    
     10 | 
     程雨恒 | 
     中国人民大学 | 
     非虚构文学《二手时间》中的复调叙事手法 | 
     2021-XL-08-010 | 
    
    
     11 | 
     吴婵艳 | 
     首都师范大学 | 
     回归上帝的必然性——尼采价值重估视域下《罪与罚》的解读 | 
     2021-XL-08-011 | 
    
    
     12 | 
     于晓婷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俄国象征派视野中的王尔德 | 
     2021-XL-08-012 | 
    
    
     13 | 
     曾昭娣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 
     论《人生》和《告别马焦拉》的苦难叙事 | 
     2021-XL-08-013 | 
    
    
     14 | 
     张婉玲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什克洛夫斯基与“斯特恩风格” | 
     2021-XL-08-014 | 
    
    
     15 | 
     优胜奖 | 
     王罗兰 |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 | 
     以阿尔汉格尔斯克州毕涅加地区婚嫁歌曲为例 | 
     2021-XL-08-015 | 
    
    
     16 | 
     马 琳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 
     叶赛宁革命诗歌中的意象研究 | 
     2021-XL-08-016 | 
    
    
     17 | 
     杨 毅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俄罗斯经典文学中的道路时空体初探 | 
     2021-XL-08-017 | 
    
    
     18 | 
     祝祥羚 | 
     四川外国语大学 | 
     《2030年前俄罗斯联邦国家文化政策战略》探析 | 
     2021-XL-08-018 | 
    
    
     19 | 
     程涵悦 | 
     北京师范大学 | 
     在遮掩与彰显之间——柳·乌利茨卡娅《雅科夫的梯子》的书写探索与主题建构 | 
     2021-XL-08-019 | 
    
    
     20 | 
     徐 蓓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 
     “雅努斯之眼”——行为哲学下的译者身份问题 | 
     2021-XL-08-020 | 
    
    
     21 | 
     盖培文 | 
     中国人民大学 | 
     梁赞诺夫创作分析及其电影在中国的影响力 | 
     2021-XL-08-021 | 
    
    
     22 | 
     杨雪楠 | 
     北京语言大学 | 
     17—18世纪俄罗斯巴洛克风格研究 | 
     2021-XL-08-022 | 
    
    
     23 | 
     杨 珺 | 
     中国人民大学 | 
     古泽尔·雅辛娜小说中的时空研究 | 
     2021-XL-08-023 | 
    
    
     24 | 
     徐康莉 | 
     南京师范大学 | 
     受难曲,还是壮士歌?——《木木》中的符号域解读 | 
     2021-XL-08-024 | 
    
    
     25 | 
     阚文峰 | 
     天津外国语大学 | 
     千年回眸:从小说《拉夫尔》看古代俄罗斯文学传统 | 
     2021-XL-08-025 | 
    
    
     26 | 
     周莉英 | 
     浙江大学 | 
     普拉东诺夫短篇小说《回归》中的回归主题分析 | 
     2021-XL-08-026 | 
    
    
     27 | 
     王兆玮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浅析英娜·利斯尼扬斯卡娅孤独主题诗歌的艺术手法 | 
     2021-XL-08-027 | 
    
    
     28 | 
     韦 彦 | 
     中国人民大学 | 
     论扎米亚京小说《我们》中的女性主义 | 
     2021-XL-08-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