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官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苗计划学术刊物 > 正文

历史学院 — 《青年史学论坛》(2025)

发布时间:2025-05-12 15:37:22  点击次数:

undefined


历史学院—《青年史学论坛》

尊敬的各位作者、读者,审稿专家:

您好!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真正把“科教融合”办学特色转化为人才培养的办学优势,充分发挥“科教融合”在历史学大类教学研究中的作用,为青年历史研究者提供文章发表平台,同时扩大学院、学校影响力,经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综合研究、各方商议、协调,《社科大史学》从第四辑始将更名为《青年史学论坛》,以集刊形式与大家见面。正式出版后的《青年史学论坛》仍为半年刊,一年两辑,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以书代刊”出版发行.

本刊征稿邮箱仍为:skdsx2022@ucass.edu.cn,之前投入邮箱的稿件仍继续进行审稿流程,审稿通过后会与作者联系。

本刊从第四辑开始,性质变为正式出版物,故特别提醒:

1.文章请勿一稿多投,请确定来稿专投本刊,且其中的主要观点或内容,不先于本刊在其他公开出版物和学术网站上发表。

2.本刊有权对来稿做文字表述及其他技术性修改,如不同意,请在来稿中注明。

3.来稿凡经本刊使用,如无电子版、有声版方面的特殊说明,即视作作者同意授权本刊及本刊合作媒体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内容。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4.本刊对所刊登的稿件拥有长期专有使用权。作者如需将在本社刊物所发的文章收入其他公开出版物中发表,须事先征得本刊同意,并详细注明该文在本刊的原载卷次。作者如就该文接受媒体采访,应事先告知本刊,并保证对所发言论负责。作者对此如有异议或有其他特殊要求,请与本刊协商。

5.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审稿费等相关费用。


征稿启事

《青年史学论坛》创办于2022年,目前已成功发布五期。本刊长年征稿,来稿将按照先后顺序与刊物主题经过编辑部初审、专家双向匿名外审、终审后发布。欢迎各大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研究者与学生踊跃投稿。投稿与联系邮箱为:skdsx2022@ucass.edu.cn。征稿要求如下:

《青年史学论坛》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主管主办,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优质资源而创设的院办学术刊物,受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新苗支持计划”资助,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已被“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全文收录。本刊倡导“大史学”的理念,鼓励综合运用社会科学方法,跨学科、多角度融汇人文社科研究,全面展示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等学科优秀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

本刊始终坚持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创新型史学人才的服务方向,坚持实事求是、百家争鸣、包容各方的学术态度,以“融汇旧学,交流新知,立足青年,兼容并蓄”的初心,搭建一个以论文质量为中心的历史学术交流平台。本刊为半年刊,每年夏季、冬季各出版一期,作者投稿请参考如下须知。

一、本刊刊发内容多元化,常设栏目有:

(一)特约专稿;

(二)考古发现与早期文明;

(三)思想文化与社会生活;

(四)国家治理与政治外交;

(五)自然生态与灾害防治;

凡是与历史学科相关的专题研究、理论方法、考古简报、学术述评、读史札记等均可来稿,不限于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等学科方向。

二、本刊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作者的信息,如姓名、出生年月、单位、年级或职称、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子邮箱、联系电话等,敬请附于文末空白页,以便匿名审稿。

三、来稿请附200—300字中文摘要和3-5个关键词,篇幅以4000-15000字为宜,与文稿相关的图片视情况而定,特别重大选题可不受此限制。

四、来稿应遵循基本的学术规范,严禁抄袭,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请确定来稿专投本刊,且其中的主要观点或内容,不先于本刊在其他公开出版物和学术网站上发表。

五、本刊有权对来稿做文字表述及其他技术性修改,如不同意,请在来稿中注明。来稿凡经本刊使用,如无电子版、有声版方面的特殊说明,即视作作者同意授权本刊及本刊合作媒体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内容。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六、本刊对所刊登的稿件拥有长期专有使用权。作者如需将在本社刊物所发的文章收入其他公开出版物中发表,须事先征得本刊同意,并详细注明该文在本刊的原载卷次。作者如就该文接受媒体采访,应事先告知本刊,并保证对所发言论负责。作者对此如有异议或有其他特殊要求,请与本刊协商。

七、本刊采用电子投稿方式,投稿与联系邮箱为:skdsx2022@ucass.edu.cn。来稿请在邮件主题注明“投稿+作者姓名+文章题目”字样,邮件内容请写明文章摘要、关键词、作者信息;稿件正文宜用word文档作为邮件附件,如文中有插图,除在正文中插入对应位置外,请附高清图片一并发送。稿件具体格式要求请参照以下说明。

(一)全文使用宋体五号字,1.2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正文中的数字和西文字母采用Times New Roman 字体。

(二)文章标题:宋体、二号、加粗,居中;副标题:仿宋、四号,居中。正文中一级标题序号为一、二、三;二级标题序号为(一)(二)(三);三级标题序号为1.2.3.;四级标题序号为(1)(2)(3)。其中,一级标题格式为宋体,四号,居中;二级及二级以下标题格式为宋体、五号,首行缩进2字符。

(三)文中涉及的中国历代纪年(1912年以前),须同时标注公元纪年,如:清康熙六年(1667)。

(四)来稿请采用页下注(脚注)形式;如有必要,可少量采用夹注。引文与注释格式说明如下。

1.页下注(脚注)标注序号为数字加圆圈(①、②、③),每页重新排序。

2.著作首次引用时请标明作者、著作名称、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页码;期刊文章首次引用时请注明作者、文章名称、期刊名称、年卷期。

3.重复引用时只需注明作者、论著名称及页码即可。

4.常用基本典籍、官修大型典籍以及书名中含有作者姓名的文集(如二十四史、十三经注疏、《资治通鉴》、《全唐文》、《清实录》、《陶渊明集》等),引用时可省略著者,章节卷次采用阿拉伯数字形式。

5.文中的大段引文,请“变体缩行”(楷体,首行缩进4中文字符,段落缩进2中文字符)。

6.引用甲骨文、金文、简牍著录资料,可按惯例在正文中括号内写明著录简称、著录号,不再出注。例,(《集成》2739)。

7.详尽的著录说明,见文后示例并参见《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试行)》,《历史研究》2007年,第186—188页。

八、稿件一经录用,本刊将向作者寄送样刊。《青年史学论坛》编辑部将适时举办学术沙龙活动,届时将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与文章作者进行交流探讨。

九、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审稿费等相关费用。

欢迎广大学人踊跃投稿,感谢支持!

《青年史学论坛》编辑部

2025年5月


《青年史学论坛》将继续秉承“融汇旧学,交流新知,立足青年,兼容并蓄”的初心,争取建立起青年史学研究的前沿阵地,以高水平、高定位、高标准、高质量的论文,提高刊物质量,立足于学林。


《社科大史学》往期一览



编辑部邮箱:skdsx2022@ucass.edu.cn

更多征稿信息请关注“青年史学论坛”公众号